金融号

美联储降息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担忧
金透社 2025年9月18日 08:46:31  阅读量:80212

金透社 | 万婕

当地时间9月17日,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.00%-4.25%,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。尽管市场普遍预期此次调整,但决策背后的政策博弈、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,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,仍引发广泛担忧。这场 “不眠之夜” 不仅暴露了美联储内部的分歧,更折射出全球经济秩序面临的深层挑战。

政策分歧与政治干预:美联储独立性的严峻考验

美联储此次降息决策并非一帆风顺。新上任仅24小时的理事斯蒂芬・米兰(Stephen I. Miran)投出反对票,主张降息50个基点,其立场与特朗普政府 “一次大幅降息” 的诉求形成呼应。这种分歧不仅反映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,更暴露出政治力量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潜在冲击。东吴证券分析指出,特朗普可能通过提名亲信控制FOMC关键职位,重塑货币政策风向,这或将推升美国 “再通胀” 风险。

在新闻发布会上,鲍威尔虽强调 “美联储坚定致力于保持独立性”,但市场对其实际执行存疑。特朗普此前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,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罢免理事丽莎・库克(Lisa Cook),尽管法院裁决阻止了这一行动,但政治干预的阴影仍挥之不去。这种 “政策独立性受损” 的担忧,可能削弱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,推升美债收益率的期限溢价,同时加速全球 “去美元化” 进程。

全球市场的剧烈震荡:资产价格重构与资本流动风险

降息落地后,金融市场迅速做出反应:

美元与黄金:美元指数跳水至96.22,创三年半新低;现货黄金突破3700美元/盎司,延续1990年以来降息后10个交易日 83% 的胜率。这种 “美元弱、黄金强” 的格局,既是对流动性宽松的定价,也折射出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。

美股与美债:标普500房地产、金融板块领涨,但指数随后冲高回落,显示市场对 “降息利好出尽” 的谨慎态度。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% 以下,长期债券和投资级公司债成为避险首选。

中国资产: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.4%,百度H股单日涨幅超15%,恒生科技指数飙升4.22%。高盛数据显示,外资主导了此次上涨,南向交易占比降至25% 以下,凸显依赖外资的潜在风险。

这种反应背后是全球资本的再配置逻辑。东方金诚指出,美联储降息推动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新兴市场,但短期资本流入可能加剧汇率波动。例如,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.09,但白雪警示 “快速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风险仍存”。

新兴市场的双重困境:资本流入与债务压力

新兴市场在享受资本流入红利的同时,也面临结构性风险。美联储降息缓解了美元债务压力,但外资主导的资产上涨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剧。以中国为例,尽管A股和港股表现强劲,但外资集中流入科技板块可能形成估值泡沫,一旦美联储政策转向,资本外流风险将显著上升。

此外,美元走弱虽降低新兴市场外债成本,但长期依赖外部资本可能削弱货币政策自主性。野村证券分析指出,若全球经济因降息刺激而复苏,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推升新兴市场进口成本,形成 “输入性通胀” 压力。这种 “资本流入—汇率升值—通胀上升” 的循环,考验着新兴市场央行的政策调控能力。

长期通胀风险:政策博弈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

当前全球经济面临 “类滞胀” 压力: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.9%,核心CPI达3.1%,而就业市场持续疲软。业内机构指出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推升美国国内物价,若美联储受政治干预维持宽松,可能重现1970年代的 “大滞胀”。天风证券进一步警告,货币政策若沦为政治工具,将放大全球经济 “再通胀” 风险,削弱传统抗通胀手段的有效性。

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认,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“可能只是短期”,但市场对此持怀疑态度。数据显示,美国企业已计划将更多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这可能导致通胀黏性增强。若美联储被迫在 “稳就业” 与 “控通胀” 之间反复摇摆,政策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。

深度评论:政策周期与金融生态的重构

此次降息标志着全球货币政策进入新阶段。从历史视角看,1990年以来的六轮降息周期中,预防式降息往往伴随资产价格的结构性调整。当前环境下,美联储的决策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调控,成为政治、市场、国际博弈的交汇点。

对中国而言,机遇与挑战并存:一方面,美元走弱和外资流入为资本市场提供支撑,人民币汇率在政策护航下有望保持稳定;另一方面,出口企业需警惕汇率波动风险,加速技术升级以应对 “去低价化” 趋势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,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倒逼全球金融体系向多极化演进,中国需在跨境支付、债券市场开放等领域主动作为,提升金融话语权。

这场 “不眠之夜” 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:在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期,任何单一国家的货币政策都难以独善其身。美联储的政策选择不仅关乎美国经济,更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。如何在短期刺激与长期稳定之间找到平衡,如何在政治干预与政策独立之间维护公信力,将是美联储乃至全球央行面临的共同课题。唯有以透明的政策框架、独立的决策机制和有效的国际协调,才能缓解市场担忧,避免全球经济陷入更深的不确定性漩涡。


金融号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金融号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用户违规操作举报电话:86-10-68060420,举报邮箱:zgjrw2010@126.com。
相关推荐
热门推荐
72小时点击排行
一周点击排行
备案 京ICP备07028173号-1
Copyright 2002-2020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